这事发生在2015年10月份,山东滨州市滨城区农村信用合作社渤海五路分社。一年前,浙江10余多储户把钱存在银行,最近存款到期了,他们陆续拿着存款单到银行取款,银行告诉他们,存款早在一年前被人秘密取走,“存款单是假的”。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假存款单出自银行,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把巨额存款转移到当地一家企业,后放贷收取高息。银行“内鬼”靠假公章、假公文,从失踪的存款里先“揩一层油”,通过职务侵占,存款还被挪用去理财、搞房地产开发。
小贴士:所谓的“贴息存款”是指“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的高息揽储吸存”,已经被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文禁止。
为了拉存款,资金通过“高息承诺”被用于民间借贷。“除了给银行人员好处费,中介要拿存款额18%当佣金,加上11%到13%的利息。剩下6成多的资金存进银行后,直接转账贷款给需要钱的民间企业,实质就是高利息的民间高利贷。该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一些银行内部员工热衷推销,而银行为了完成拉存款任务也不阻止。
这两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巨额存款失踪”事件,涉及多家大小银行,引发了社会公众和舆论的极大关注。
今年一月,浙江杭州发生一桩大案,杭州联合银行总计9505万元存款“莫名消失”,涉及42名储户。后来破案了,原来,是由银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以高息诱骗储户存款,随后盗取储户存款,收取利益。
去年12月,在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爆出“1亿现金离奇蒸发”事件,同样源于“贴息存款”。至少三位南京储户多则上亿,少则百万的巨额存款,从银行里消失了。在现实中,储户维权艰难。很多“贴息存款不翼而飞”事件发生之后,银行往往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储户叫苦连天,无可奈何,只能陷入漫长的司法程序,等着法院判决。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