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组经理把孟泰康叫到办公室,进门就说:“你必须学会增员,必须要晋升,必须……”
案例一:无效的增员面谈
角色认知:
经 理:对方不求上进,没有发展意愿
孟泰康: 经理只知道发号施令,简单粗暴,不
体贴员工,只会提要求
情绪反应:
片面、主观、抵触、冲突
双方心理:
互不尊重,互不信任,互不支持
行为结果:
既没有调动员工积极性,又使员工与经理产生对
立情绪,反而影响工作进展
今年6月份参加学习期间,组经理与孟泰康在培训间隙这样交流:
这次培训挺让我震撼的,你的收获也不少吧,你有什么打算?
案例二:有效的增员面谈
角色认知:
经 理:对方是个有学习能力的人,荣誉
感很强,有发展意愿
孟泰康:经理还是很关心我,善解人意,
希望我能做大做强
情绪反应:
互相信赖
双方心理:
平等,愿意和对方深入交流
行为结果:
双方达成共识
孟泰康每天早晨都踏着早会开始的音乐声上班,有时手里还拎着早餐。一天,组经理走到他座位旁说道:“你以后早点来,不许把早餐带进来。”
案例三:无效的出勤面谈
角色认知:
经 理: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拖拖拉拉不求上进,
不追求进步和成功的人
孟泰康:不尊重人,只会提要求,总是和我过不
去,总是看到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
情绪反应:
反感、冲突
双方心理:
互不服气,互不礼让
行为结果:
适得其反,既影响双方的情绪,又不利于工作
一次部门几位员工一起用完餐后,高级经理很亲切地对孟泰康说:
“你最近变化很大,不过有一个小细节,可能我说得不对,你参考一下,就是你每天都踏着点来上班,这给你的新人感觉不好。
案例四:有效的出勤面谈
角色认知:
经 理:对方有很多优点
孟泰康:经理很尊重我,提醒我给新人做榜样
情绪反应:
关心、呵护
双方心理:
愉悦
行为结果:
打压式的沟通方式导致定位错误,彼此都没改变。注重沟通技巧的激励式、亲和式的沟通方式达到共好的目标
结论:有效面谈可以产生绩效
面谈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同等努力会让你获得双倍甚至几倍的回报!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