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由来
压岁钱的风俗,伴随春节的产生而产生,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它最初是基于“压祟(sui,第四声)除邪保平安”而出现的。
传说古时有名叫“祟”的小妖,年三十常常去摸小孩的脑门,致使小孩发热生病。为保孩子平安,人们用彩绳穿钱币置于床脚或放在枕下,以“压祟除邪”。
始初用的钱币,是不能通用的钱币,后来逐步改为能够流通的钱币,加以“祟”音近“岁”,就演化为“压岁钱”。
年三十给小孩一串压岁钱,是在新年里长辈对小辈的一种祝福和期许,而小辈由此获得一笔可以随意处置的钱,更增添了过年的兴奋和欢乐。
鲁迅有过这样的儿时回忆:“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获得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而且,每年的压岁钱呈现递增的趋势。压岁钱该怎么花成为家长关心的话题。
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孩子认为压岁钱应由自己任意支配,买名牌、请吃喝、泡网吧、互送厚礼等。
看到孩子胡乱花钱,有的家长干脆将压岁钱收归自己全权代管,这虽然简捷安全,但在无形中打击了孩子自我理财的积极性;而放任孩子自己支配,则可能会养成他们花钱大手大脚、沉湎于吃喝玩乐的恶习。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