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早会经营 > 养老疾病

中国式养老的现在和未来31页.ppt

  • 更新时间:2013-05-08
  • 资料大小:3.28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未来养老规划

1

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1课时):

建立正确养老观念

了解如何科学规划养老

前言

中国式养老的现在

中国式养老的未来

 

2分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011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

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2岁;

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为74岁。

何谓老?

如何算是“老”呢?孔子早就回答了我们。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记得以前说30而立,现在很多人30了还未婚,40了还是很迷惑。现在50都不算老年人了,是中年,或者叫壮年。

2011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2岁;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为74岁。

 西周

《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目的:《礼记》“养耆老以致孝。”“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悌;民入孝悌,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职工国家供养。

中国式养老的过去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夏商两代继承之,但西周才在制度上臻于完善。

这说明西周规定按年龄大小由地方或国家分别承担养老责任,在政策上,不仅中央要负责养老,地方也要负责养老。凡年满五十的则养于乡遂之学,年满六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小学,年满七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大学。这种养老制度,自天子以达诸侯,都是相同的。不过一国的长老,由诸侯致养,若是天下的长老,则由天子致养。西周养老不仅鉴于老年人积累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更出于宗法的等级社会的需要:按长幼之序,定尊卑之礼。正如《王制》所说:“养耆老以致孝。”《礼记?乡饮酒义》也说:“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就是西周重视养老制度的根本原因。 

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被称为“老龄社会”,中国2001年进入。

15-59

60

0-14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国家统计局20114月发布的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1. 基数大

60岁以上老人1.77亿

2050年,比例将高达24.5

2013/5/7

6

15-59

60

0-14

15-64

65

0-14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 

现状: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

2. 速度快

数据来源: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

结论是什么呢?

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

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

法国115年,英国47年,德国40

而日本只用了24年……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速度与日本大体相同。 

中国也成为GDP第二,但又与日本不同……

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法国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7年,德国经过了40年,而日本只用了24年,速度之快非常惊人。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速度与日本大体相同。 

GDP总量虽已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但人均GDP仅得日本的十分之一 

3.人口红利消失

珠三角等多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地用工荒反复出现,令“人口红利”耗尽之说浮出水面;据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安联保险集团的《人口结构变化报告》,两年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将因退休潮正式步入拐点,中国将告别“人口红利”时代。         

                ——加《星岛日报》20111018日文《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危与机》

“未富先老”

的尴尬

按照国际惯例,每个国家在人口机制转换过程当中,都有一个人口年龄的黄金阶段,即所谓的“人口红利”。从内涵看,“人口红利”是指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抚养比例下降、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的一个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社会总抚养等于老年抚养比例和儿童抚养比之和,比低于50%)。在这一时期内,总人口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劳动力增加、储蓄和积累增长、投资增长等结果,从而对社会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抚养比的下降造就了更具生产性的人口结构,即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即所谓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贡献了约27%的人均GDP增长。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1000美元,现在也只有5400美元。

工资越接近平均收

入,社保养老金替

代率越高;

工资越高,社保养

老金替代率越低.

年收入

社保养老金替代率

25%

50%

200%

300%

社会平均工资

4. 社保难

 

国际劳工组织128号公约和13号建议书提出的工资替代率目标是45%55%

11

          根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45-55%

悠   哉

    “忧  哉”

我的未来是

替代率≥70%

替代率不足30%

养老金替代率标准

2013/5/7

11

债务缺口:新旧制度转变,产生巨大的负债—— 80年代中以前“大统筹”,90年以后社保体系建设。

空账运营:社保养老金个人账户8%+企业20%账户,存在政府的同一个银行账户里。我们为未来准备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存款被透支给现退休人员使用,成为“空账”。

新钱还旧账,未来怎么办?

社保养老的难题

缺口:80年代中期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养老金在企业(单位)营业外项目列支,职工个人不缴费,为“大统筹”模式,90年以后才开始社保体系建设,老的退休人员没有交费积累阶段,但通过社保领取退休金,在新旧制度的转变过程中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债务缺口。

空账:从两个层面收来的费用存在政府的同一个银行账户里,地方政府可以调用个人账户里的资金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的福利。为未来准备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经常被透支给现在退休人员使用,成为“虚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说,所谓的统筹基金,施行的是现收现付的制度,实际上就是现在收的钱要用于支付现在领取养老金人的待遇;而个人账户的钱是基金制的一种积累方式,也就是说我账户的钱就是我个人的,你个人交的8%要完全进入到你的个人账户当中。现在的问题在于,所谓养老金的空帐问题或者是缺口的问题,指的现在对应到每个个人账户的钱没有做实,有很多账户虽然应该有这么多钱,实际上是空的,是因为我国现在实际养老金的运行模式是一种通胀结合的方式。等于个人每个月从工资里扣除掉的那一部分本应该落实到个人账户,目前却和社会统筹的部分混在一起用了。因此整体的养老保险结余为1.9万亿,从大的情况来讲并没有缺口,但分开来看的话,个人账户这一部分实际上是有通胀的,但具体数据较难测算。他认为,现在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并没有完全做实,很多地方个人账户的钱和统筹基金的钱搁在一起,用于发放现在退休人的养老金。追究每个账户的钱,就会发现个人账户的钱有很多是空的。 

96年城镇企业职工社保养老制度建立前,经历了企业自负与社会统筹等不同阶段,但都没建立个人账户积累

1984年以前,退休金由企业自己提供;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中国式养老的现在和未来31页.ppt"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