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调整:2025年5月20日起,国有大行更新存款利率,活期利率下调至0.05%,定期存款利率也大幅下调,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别降至1.25%和1.3%。
政策导向: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央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通过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房贷利率下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降至3%和3.5%,直接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促进消费和投资回暖。
存款利率下调: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行,大额存单利率进入“1”字头,传统存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受到挑战。
传统高息资产终结:贷款利率持续下调,倒逼存款利率和保单预定利率下调。
保险产品崛起:预定利率下调、权益市场回暖,分红险崛起为主流产品形态,更多含权类保险产品逐步上市。
利率下行风险:利率下降会导致资产缩水,锁定利率可以确保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复利效应:通过复利增值抵御通货膨胀,保险资产成为家庭资产中的长期配置。
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险产品(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具有法律保障和稳健收益的特点,能为家人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
财富传承:保险可以作为财富传承的工具,确保资产按照意愿传承,避免遗产纠纷。
储蓄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
理财型保险:兼具理财和保障功能,适合长期规划。
货币基金:流动性强,收益相对稳定。
结构性存款:收益与市场挂钩,风险较低。
富裕生活靠理财:富裕的生活不仅靠攒钱,更要靠合理的理财规划。
银行与保险的对比:银行存款注重短期收益,保险规划注重长期稳健增值。
养老问题的严峻性:长寿时代下,养老的核心是财务自由,充足的养老金是富足晚年生活的保障。
理财目标:舒适的退休生活、应急现金保障、财富传承等。
用别人的钱、时间和智慧赚钱: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投资工具,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
立足潮流,掌握理财主动: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理财策略。
锁定利率:通过购买保险产品(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锁定长期收益,避免利率下行风险。
多元化配置:结合储蓄国债、理财型保险、货币基金和结构性存款等低风险投资渠道,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重视保险:将保险作为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长期稳定收益和财富传承。
转变理财观念:从单纯的攒钱转向合理的理财规划,关注长期收益和资产的安全性。
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理财策略,应对利率下行和市场变化。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