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1990年以后总体利率环境变化日本从1990年代开始陷入低增长、低通胀的局面。分阶段来看:9年代后,日本央行政策利率逐步接近名义零利率。1991年开始,日本央行将贴现率1995年之前的政策利率是贴现率,1996 年后调整为无抵押隔夜拆借利率')从1991 年最高6%下调至1995年9月的0.5%。伴随政策利率逐步接近名义零利率,10年国债收益率从1991年初的6.5%左右下行到1995年9月的3%,1年国债收益率从7%下行到0.5%。1995年9月到2001年,日本首次经历零利率和QE。伴随1996年日本银行业坏账问题爆发、1997年日本财政紧缩叠加亚洲金融危机,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日央行继续宽松,于1999年2月将政策利率降至0.15%,随后于9月降至0%开启零利率时代,10月直接开始购买2年期国债标志着QE 开启'。
在此期间,日本央行曾经在2000年8月-2001年2月短暂将政策利率提至O%以上,但在2001年3月重新降至ON。1995年9月到2001年3月期间,10年国债收益率从3%下行到1.2%,1年国债收益率从0.5%下行到0.1%。2001年3月,日本央行鉴于政策利率实际已降至0,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由价格转向总量',自此1Y国债利率开始保持在О附近水平。不过长端利率在2001年、2004年后出现阶段性回升,主要缘于供给、经济短期转暖等因素。总体来看,日本10年国债利率大致维持1%-2%水平区间震荡。本轮QE一直持续到2006年3月。2001年3月到2006年3月期间,10年国债收益率从1.2%回调到1.7%,1年国债收益率从0.1W回调到0.2%。2006年到2008年,日本经济企稳为货币政策阶段性收紧创造了条件,但伴随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央行重新转向宽松。
2006年3月9日,日本央行决定解除“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渐回笼金融系统中的超额资金,标志著日本实施五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转向。7月14日,日本央行决定解除自2000年8月以后实行的零利率政策,将无抵押隔夜拆借利率提高至0.25N "2006年日本国债利率显著上行。2007年2月,基于国内经济和物价形势的改善,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从0.25%进一步提高至0.5%,并维持到200日年9月。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本出口下滑,通胀率降低,2008年10月,日本央行开始降息,政策理论从0.5%下调至0.3%",并于当年12月再次降至0-0.1%,使得实际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逐步降至O%附近,同时启动新一轮 QE.2008 年10月到2009年年初,10年国债收益率从1.5%下行到1.3%,1年国债收益率从0.7%下行到0.3%。
2009年到2013年,日本货币政策宽松继续加码,零利率回归、QE加码,短端利率回到O附近,长端利率持续下行。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资产购买计划转变为质化和量化宽松政策(QQE),短端利率维持0附近、长端利率开始向0靠拢。2016年1月,日央行实施负利率(NIR),短端利率降至О以下并延续多年。同年9月,日央行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将长端利率控制在0附近水平。货币政策宽松的结果是日本国债利率在2016-2021年期间维持在О附近。2.日本机构投资者如何应对低利率环境?以日本养老金为例日本为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和经济不确定性,在公共养老金计划中单独设立一定的储备资产,并进行相应投资管理,以弥补未来养老金缺口。为此,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GPIF )于2096年成立"",其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所谓“养老金运用基金”",负责管理和投资厚生劳动省委托的储备资产12,为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提供稳定的支付保障。厚生劳动省是GPIF 的上级监管部门,GPIF 具体负责养老储备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运作""。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