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10月保费数据点评:银保“报行合一”调整拖累新单数据,“开门红”上新造势延续增持(维持)投资要点事件:上市险企被2023年10月保费敷据。系计原保费同比增速及对应收入排序:中国太保(8%至3755亿元)、中国人保(8%至5759亿元)、中国平安(5%至6874亿元)、中国人寿(4%至5979忆元)和新伞保险(3%至1529亿元)。保费表现符合预期。爆保报行合一*调整拖京新平敷排,“开门虹”上新造势延蝼。寿险:当前仍处于预定利率调整后业务消化期。
业务数据仍在深度调整中,银保“报行合一·调整影响短期业务敷据。2023年10月,寿险当月原保赀同比增速排序如下:平安寿险及健康险(0%)、中国人寿(-6%)、人保寿险及健康险(-8%)、新华保险(-11%)和太保寿险(-25%),单月保费同比增速依旧多为负值,延续上月趋势持续放缓。10月,人保寿险的长期首年、趸交和期交首年保费单月同比增速略有下降(长期首年由同比增速-36.1%降至-57.0%,趸交同比增速由-9.6%降至-14.8%),主要系3.5%定价利率的停售提前透支消赀者需求,各公司仍在2024年开门红和4023收官工作中寻求平衡,同时10月前后,部分险企为执行“报行合一”关停银保渠道并重新报备产品预计对销售有一定负面影响。新华于10月末推出荣耀鑫享庆典版终身寿险,满足身故保障、资金安全性需求,实现财富传承;于10月27日推出年金产品“惠鑫享”,短交快领、利益确定、最快八年期满,可搭配万能账户,实现财富持续积累。
我们预计2023年上市险企NBV同比增速排序分别为:太保(25%)、平安(20%)、国寿(12%)和新华(10%).开门红前赡:“开门红”上新遭势延峡,IRR如期回落。竟品收益年仍在下行,低基敷效应仍将略1M24新单和价值增长带来信心。2023年9月以来,国有大行再度迎来年内第三次在款利电不飞i长罗未作心.2023年9月以来,引力,预计定价利率下调后新型产品有望扛起销售大旗。10月中旬,金融监管总局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要规范承保管理,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费并指定第二年保单生效日的方式进行承保,不得将客户实质为保费的资金存放于其他投资理财类账户,防止出现承保空档。
当前困扰基片开的红禽存放其他伍规模。3Q23银行业保险业数据信息新闻发布会监管提出将抓紧启动个人代理渠道、经纪代理渠道的“报行合一”工作。我们认为,监管思路一脉相承,核心目的仍是降低行业中长期负债成本,头部公司有望长期受益于竞争环境的改善。财隆:险增迹见底企稳,老三家中太保产险保费增速持飨顿地。2023年10月,财险当月原保费同比增速排序如下:众安在线(12%)、太保财险(10%)、人保财险(4%)、平安财险(0%)。10M23人保财险车险和非车保费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5%和9.1%,非车业务占比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47.8%。10月人保财险车险保费单月同比增速为6.3%,仍维持增长态势,较上月略有放缓(7-9月单月同比增速3.3%、5.7%和6.8%)。10月新车销量单月同比增速13.8%(9M23:9.5%),增速较上月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低基数效应预计仍将延续至年底。
根据应急管理部分析,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特征明显,灾情呈现“北重南轻、东重西轻”,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同比增长47.1%,关注全年非车业务承保盈利的稳定性。授资建议;当前行业处于负债端敷据“真空”和资产端“底部震螂”双期叠加周期。近期保险股受宏观经济预期变化和各类监管政策收紧对负债端复苏影响的担忧估值快速回落,但我们认为,历经近年来行业转型变革,队伍和业务水平已明显优化,头部险企有望引领行业持续走出复苏周期。推荐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关注经济强β标的中国平安。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