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秋季六大疾病来袭,防病养生记住六个一!健健康康过秋天!“一场秋雨一场寒”,实现了气候从热到凉的转变。金秋气降,人体的气血应于秋气从外往里收敛,因而削弱了肌表抵抗病邪的能力,因此,秋季尤其要小心。1. 呼吸疾病,秋季天气转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2. 皮肤干燥,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秋季小心六大疾病3. 肠胃疾病,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秋季,天气变冷,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4. 心血管病,早晚温差越来越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秋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5. 过敏鼻炎,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6. 抑郁烦躁,秋季开始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伤春悲秋”也就是这个道理。1.一盆泡脚水:防寒护肾,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2.一件背心:护腰暖腹对于老人和孩子,或者有胃病、宫寒的女性来说,秋季不妨贴身穿一件背心,出门的时候可以穿一件坎肩或者马甲,护住腰腹部。秋季养生记住“6个一”3.一个动作:调脏通腑,每晚睡前可以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36次,揉脏腑则气血经络皆动,脏调腑通诸病消。4.一杯六汁饮:缓解燥咳入秋空气干燥,秋风更凉,易出现咳嗽,嗓子干痒等症状。若皮肤干燥、阴虚燥咳,可以榨点“六汁饮”喝。5.一碗枣仁粥:调整睡眠,随着秋燥愈加明显,加上万物的萧肃凋零,人就容易出现失眠或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所以秋季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调整睡眠,推荐一个好睡安眠方。6.一碗羊肉汤:温补活血,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有活血养血的功效,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生姜能把身体里多余的湿寒除掉。羊肉性质湿热,可温中补虚。秋季,应注意防凉燥,凉燥最易损伤肺阴,引起津气亏虚,建议大家要格外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秋季要防好“四邪”
01防秋燥,饮食上多吃些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白萝卜、莲藕、菠菜、梨等,要多喝水,多喝各种各样的粥,对于防秋凉,抗秋燥,都有很好的效果,杂粮粥、红枣粥、紫薯粥、莲子银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错的营养粥。02 防风邪,风邪也是秋季养生的一大劲敌,人体受风后,很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颈项腰背疼痛等问题。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