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依托信息化技术完善医疗监控指标和评价标准,实施全程质量监控,切实发挥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作用,定期开展质量改进活动,确保医疗安全。医疗纠纷发生件数控制在2起/年以内,医疗投诉发生件数控制在5起/年以内。2.1 2015年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目标规划一、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1、进一步完善新项目、新技术申请审批制度。2、进一步完善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的受理、解决和处理程序,拟建立院、科两级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使各科室(部门)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责任制包括安全责任目标、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检查考核办法、奖惩激励机制等等。3、建立健全电子医疗文书的应用制度,规范电子医嘱、电子病历的书写保存,确保电子医疗文书的合法性。2.2 医疗质量管理规划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
保障护理工作安全。1、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卫生部《xxxx年患者安全目标》,不断排查我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2、进一步落实“XX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标准, 重点抓好《2015年度xxxx省11个专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的落实。3、开展“护理安全伴我行---征集护理安全警示语活动”,鼓励护理人员人人参与,共建患者安全质量保障体系为目标,2.2 医疗质量管理规划三、进一步加强药事工作,规范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1、加强药事工作管理。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2、加强临床用药监管。包括继续开展处方点评公示制度、实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实行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和合理用药的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等等,在去年取得的药品管理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加大对大处方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不合理用药的处罚力度。2.2 医疗质量管理规划2011年10月。
南京市卫生局在国内率先引入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制,在市属10家医院开展试点。2013年5月北京市将病患满意度纳入医生绩效考核指标;2014年10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近日批准成立“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这一新增机构定位为“执行机构”。新成立的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主要从事医疗质量、患者安全等微观管理,工作内容更加细化。2.3 医院病患满意度政策解读有力促进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3.1经济收入规划3.8 2015年床位指标规划3本数据仅作为演示参考,请各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备注:193.11 信息化设备1.完成HIS系统软件的升级;2.深化实验室信息系统(简称LIS)的建设;3.完善相关配套的子系统如:价表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等。4.对相匹配的机房、服务器、布线、路由器、终端进行检查以及改造升级。
为建设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医院而努力!4.1医院CIS规划一:改善医院环境二:加强医院内外部文化建设从2014年终总结报告中得知,目前医院品牌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提高病患满意度,2015年医院CIS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进。组织员工集体活动X次。提供员工学习、考察、进修机会。制定完善的员工手册及岗位说明书。定期组织部门交流会议。每半年组织医院先进、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