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销售训练:从1到N建立营销信任关系的方法——构建无可替代的“营销势能”
在家庭保单销售的道路上,许多新人伙伴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客户总是说“再考虑一下”、“跟家人商量一下”、“暂时不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精力去处理这些表面异议,却往往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所有这些异议的背后,都深藏着同一个根源——客户的不信任。
单纯处理异议如同扬汤止沸,唯有与客户建立深层的信任关系,才能为销售釜底抽薪,打开局面。
一、 理解“营销的势”:信任的双重引擎
什么是“势”?在营销中,“势”是一种势能,一种让客户愿意倾听、接受并最终采纳我们建议的强大气场。它由两个核心部件构成:
1. 建立专业信任:从“熟人”到“专家”的蜕变
专业信任的建立,意味着客户清晰地知道我们的专业服务范围,并相信我们在该范围内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这实现了一种关键的转变:从基于人情的“熟人关系”,升级为基于能力的“专家关系”。
根据“信任阶梯”理论,信任关系分为六个层级:
第1-4层(人情信任):从脸熟、打招呼、有好感到相友好。在此阶段,我们主要目标是获取客户信息、打下关系基础。达到“友好”层面时,我们给出的建议被采纳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大。
第5-6层(专业信任):从尊敬到珍惜。客户因我们的专业能力而敬重我们,主动征求建议,并最终形成互助与转介的牢固关系。在此阶段,我们能更精准地挖掘客户需求(如家庭结构、收入焦虑、未来愿望),从而实现高效成交。
人情信任是基础,但专业信任才是提高挖掘客户需求准确性和效率的“金钥匙”。
2. 建立提问地位:从“推销者”到“咨询者”的角色互换
提问地位,是指通过我们能提供的价值介绍,让客户意识到自己疑似存在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主动咨询我们,并愿意提供必要信息以供我们分析。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在机场,一个陌生人用价值2600元的手表向你换取400元现金,你大概率会犹豫甚至拒绝。但如果提出请求的是一位熟人,你伸出援援手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直观地表明: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而信任度直接决定了合作的几率。
当我们成功建立起专业信任与提问地位,就仿佛为营销装上了双重引擎。客户不再将我们视为推销员,而是视为能解决其痛点的专家顾问。此时,营销的“势能”便已形成。
二、 构建“势能”的方法论:日常经营与面谈攻坚
(一)日常建立“势”:人情信任的精心耕耘
信任无法一蹴而就,它依赖于日常的用心经营。
1. 抓住重要契机,提升客户粘度
对于新客户:遵循“1-3-1-2-1”法则。1天内添加微信,3天内发送一条关怀短信或微信,1周内打一个电话,2周内请客户帮一个“小忙”(如咨询一个他专业领域的问题),并在帮忙后请一顿答谢饭。核心是 “帮小忙,多创造接触机会”,快速升温关系。
对于多次接触的客户:定期客户拜访(重大节日、生日)、及时分享行业与公司资讯、积极整合身边资源(如“圈子”经营、金融资讯)。核心是 “分类经营、投其所好、展现优势资源”。
2. 运用“532原则”,打造专业且鲜活的个人IP
在微信、短视频等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线上人设打造至关重要。建议遵循“532原则”规划内容:
5成内容为消息资讯:分享社会热点、新闻时事,并附上能体现个人立场与价值观的见解。
3成内容为生活分享:展示饮食、旅游、育儿等生活片段,让客户看到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切记对客户进行分群,对不同兴趣的客户展示不同的侧面。
2成内容为专业信息:包括清晰的产品介绍、客户反馈、以及个人在专业领域获得的荣誉。
此举旨在避免给客户造成“刷屏打广告”的反感,塑造一个积极、专业且可信赖的形象。
3. 提供个性化与深层次服务
将客户按喜好(健身圈、美食圈、育儿圈等)或家庭角色(孕妈、退休人士等)进行分类,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例如,为客户送去一本育婴书籍,或是一个带吸管的水杯方便其住院时饮水。这种“用心至极”的服务,能极大加深情感联结。同时,整合客户资源,建立关系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我们的附加价值。
(二)在KYC面谈中建立“势”:专业信任的临门一脚
日常经营积累了人情信任,而真正的专业信任,则在关键的面谈中得以确立和升华。将KYC(Know Your Customer)面谈类比于病人就医,最能说明问题:
医生:问诊 → 检查 → 诊断 → 医嘱
我们:分析现状 → 挖掘需求 → 给出方案
我们的角色,就是为客户家庭提供风险规划方案的“专家”。然而,传统的KYC常面临卡点:信息搜集宽泛、客户配合度低、关键信息抓不住、信息不会用、发现问题保险却无法解决等。
解决这些卡点的钥匙,在于 “建立提问地位”,实现甲乙方的角色互换。
通常,客户是甲方:理性大于感性,掌握决定权,我们处于被动服务的地位。
目标,让客户成为“乙方”:当我们成功树立专家形象后,客户会进入“就诊心理”,感性大于理性,急于倾诉,主动寻求药方,此时我们便获得了提问地位与交易决策权。
实现甲乙方角色互换的“四要点”话术模型:
定位身份背景(我是谁?能提供什么?)
示范话术:“王先生,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像您这样的客户家庭,定期提供全面的风险梳理,并协助做好中长期的财富规划。”
证明专业经验(我经历了什么?解决了什么?)
示范话术:“在我5年的从业经历中,已经为超过200个家庭送去了总计近亿元的保障。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客户,我们在梳理后及时补充了重疾保障,半年后他不幸确诊,那笔理赔金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
强调重要程度(为什么这件事至关重要?)
示范话术:“所以我的切身感受是,提前的梳理和规划真的太重要了!这就像人的身体需要定期体检,家庭的财务健康更需要定期‘问诊’,目的是防患于未然。”
建立提问地位(为什么需要你配合我?)
示范话术:“而且,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财务状况都不同。因此,真正的规划必须是‘私人定制、量体裁衣’的。您提供给我的信息越真实,我的分析才能越有针对性;您提供的信息越全面,我最终给您的方案才能越合理。 接下来,我们就从家庭的基本信息开始,做一个全面的梳理,也让您对自己的保障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开始吧?”
这段话术的逻辑,是通过有步骤的自我展示,将销售面谈巧妙地转化为一次专业的“家庭财务问诊”,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对话的主导权。
三、 课堂演练:从“知道”到“做到”的关键一跃
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但真正的能力源于刻意的练习。现在,我们进入课堂演练环节。
演练目标:熟练掌握并内化“建立提问地位”的四要点话术。
演练方式:
撰写(10分钟):请每位学员参照话术模型,结合一位你近期计划拜访的客户轮廓,撰写一份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的角色转换话术。切忌死记硬背,要融入你自己的语言和真实经历。
角色扮演(10分钟/轮):
两人一组,分别扮演“代理人”与“客户”。
“代理人”向“客户”完整演练你刚刚撰写的话术,目标是建立专业的提问地位。
演练结束后,“客户”需给予反馈:对方的表述是否让你感觉专业?是否让你愿意敞开心扉提供信息?
完成后,双方互换角色,再次演练。
通过反复的演练、反馈和修正,我们将把这套强大的销售“内功”从纸面的知识,转化为你肌肉记忆般的本能,从而在真实的销售场景中从容不迫,挥洒自如。
结语:信任,是销售世界里唯一的通行证
建立营销的“势”,其本质就是构建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任关系。它要求我们既要做一个人情练达的“朋友”,更要做一位专业可靠的“专家”。当客户因为我们的真诚而愿意接触,因为我们的专业而愿意倾听,因为我们的价值而主动咨询时,所有所谓的“异议”都将冰消雪融。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耕耘信任的土壤,熟练运用建立势能的方法,在家庭保单销售的道路上,从1到N,构建起属于你自己的、可持续的辉煌事业。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