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行情的历史复盘与未来展望:三大核心要素驱动板块表现
引言:保险股的长期表现与市场地位
自2007年保险股在A股市场上市以来,保险行业指数累计收益显著跑赢市场。截至2025年10月10日,保险指数累计上涨165%,超额收益达55%。从历史表现来看,保险股在超过半数的年份中实现了超额收益,其中2014、2017、2022和2024年的超额收益均超过20%。这一表现凸显了保险股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市场对保险行业投资价值的认可。
一、保险股行情的三大核心驱动要素
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死差和费差,因此其股价表现与投资端、负债端及宏观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历史复盘,可以发现股市行情、长端利率走势和负债端表现是催化保险股行情的三大核心要素。
1. 股市行情:投资端收益的关键变量
股市表现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当期损益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保险资金通常配置较高比例的权益资产,牛市中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往往显著提升,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历史数据显示,保险指数走势与大盘指数高度相关,尤其是在2014-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的牛市中,保险股均表现出较强的弹性。
2. 长端利率:利差空间的基石
长端利率水平是影响保险公司长期利差空间的基础因素。利率上行不仅能够提升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收益率,还能降低准备金计提压力,从而提振盈利预期。此外,利率上行通常伴随着经济复苏预期,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保险行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从历史表现来看,利率上行阶段往往能够激发保险股的独立行情与超额收益,例如2017年和2022年的行情均与利率上行密切相关。
3. 负债端表现:业务增长与价值创造的体现
负债端表现是评估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的重要侧面,通常以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NBV)为核心指标。尽管负债端表现单独驱动独立行情的情况较少,但其对板块超额收益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例如,2017年保险股的超额收益不仅得益于利率上行和股市走强,也与负债端价值转型成果显著、NBV增速亮眼密切相关。
此外,从个股层面来看,负债端表现以及公司特定事件(如转型改革、管理层变动等)对估值的影响较为显著。例如,中国太保在2020年推动的“长青计划”和2023年实施的“长航行动”均对市场情绪和估值修复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保险板块的五次典型行情复盘
通过梳理近年来保险板块的五次典型行情,可以发现初期行情多由股市上涨带动,但超额收益的产生通常需要长端利率和负债端基本面的配合。
1. 2014-2015年:权益牛市与负债端高增长的双重驱动
这一时期,A股市场迎来大牛市,上证指数从2000点附近飙升至5000点以上。股市大涨显著提高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与ROE水平,为保险股行情提供了强劲动力。在负债端,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了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代理人规模大幅增长,NBV增速达到历史高位。然而,长端利率的趋势性下降限制了保险股的估值提升空间,导致板块未能取得显著超额收益。
2. 2017年:三重利好催化下的超额收益
2017年是保险股表现极为亮眼的一年。在经济预期改善的推动下,长端利率趋势性上行,股市呈现偏重于蓝筹股的结构性行情,利好保险股重仓板块。同时,负债端开门红表现亮眼,业务结构价值转型成果显著,NBV增速保持高位。在这一阶段,保险股绝对涨幅达111%,相对收益达88%,成为历史上超额收益最显著的行情之一。
3. 2019年:利率上行助推超额收益
2019年,经济复苏叠加政策趋于宽松带动股市上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随之提升。负债端方面,保险行业逐步从2017年134号文的影响中恢复增长,新单保费与NBV增速回暖。然而,在行情前期,由于长端利率横盘震荡,保险股超额收益并不明显。直到2019年4月利率显著上行后,保险股才形成明显的超额收益。
4. 2020年:负债端承压拖累超额收益
2020年第二季度,伴随疫情影响减弱与宏观经济复苏,股市迎来持续上涨,长端利率亦明显修复上行。然而,由于负债端新单保费与NBV增速承压,人力规模下滑,保险板块虽然绝对涨幅约46%,但超额收益表现并不理想。这一阶段再次印证了负债端表现对保险股超额收益的重要性。
5. 2022-2023年:资负共振驱动行情走强
2022年11月,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预期改善带动股市大涨与利率上行。同时,负债端经历连续下滑后,新单保费与NBV重回正增长,叠加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高增,驱动保险股行情大幅走强。这一时期,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共振成为保险股表现的核心动力。
三、当前保险板块的投资价值分析
1. 资产端:股市走强与利率企稳的双重利好
2024年以来,资产端因素是驱动保险板块行情的主要动力。第三季度股市走强,考虑到上市险企权益投资规模同比大幅增长,预计其净利润有望克服高基数压力实现稳健表现。此外,长端利率企稳利好保险固收类资产配置,若后续持续上行,将大幅提振保险股估值。
2. 负债端:NBV增长与产品转型并进
在负债端,预计全年NBV维持较快增速。2025年预定利率再次下调,将推动分红险转型进程加速,有利于负债成本持续改善。尽管利率下调,但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仍高于银行存款,具有相对吸引力。市场对2026年新单保费增长持乐观预期。
3. 估值与持仓:低位布局机会显现
目前,保险板块的估值和公募基金持仓比例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5年10月,保险板块的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均低于历史中枢水平,反映了市场对行业长期增长潜力的低估。此外,公募基金对保险股的配置比例也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增配空间较大。
四、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1. 风险因素
• 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若长端利率持续走低,将压缩保险公司的利差空间,并对估值形成压制。
• 股市持续低迷: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可能拖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影响盈利增长。
• 新单增长不及预期:若负债端新单保费与NBV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削弱市场对保险股的信心。
2. 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改善趋势,以及板块估值与持仓的低位水平,保险行业维持“增持”评级。建议关注在资产配置、负债转型和科技应用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险企,如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此外,随着“人工智能+”行动在保险行业的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领先的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从而获得估值溢价。
结语:把握保险股的战略配置机遇
保险股的历史行情表明,其表现受股市行情、长端利率和负债端表现三大核心要素驱动。通过复盘五次典型行情,可以发现超额收益的产生通常需要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共振。当前,保险板块在资产端与负债端均有改善迹象,且估值与公募持仓处于历史低位,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布局机会。未来,随着经济复苏的持续推进和行业转型的深化,保险股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价值重估。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