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听说过这个事?
CCTV2 《经济半小时》栏目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系列报道
空寂的家 20120820
九旬“保姆”20120821
民营养老院的故事20120822
无家可归的养老院20120823
一床难求 20120824
失独之痛 20120825
谁的尴尬 20120826
留守老人 20120827
两成民办 20120828
何时退休 20120829
商业养老保险有保障吗20120830
社区养老可行吗 20120831
421家庭的一天 20120901
五星级养老 20120902
突围老年城 20120903
老农保的新希望20120904
养老院拆迁再追踪20120905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在8月-9月期间通过经济半小时、财经评论、对话等多档栏目持续对当前社会的养老问题进行了专题评论与探讨
CCTV-2《对话》——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有的人一辈子可能不会生病
——有的人一辈子可能不会有意外
——有的人一辈子可能不要孩子
——有的人一辈子可能不要理财
——每个人一定会面对养老
医 疗费
意 外
子女教育
家庭理财
养 老
必须面对的未来
不知不觉中,
我们走进了老龄化社会
衡量国家老龄化的重要标准
赡养比 =
18岁-64岁的劳动人口
65岁以上人口
国际社会衡量老龄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根据赡养比识别老龄社会的三个标准有三个程度:
进入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老年赡养比约为10:1
深度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老年赡养比约为5:1
超度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20%,老年赡养比约为2:1
赡养比为劳动人口与老年人的占比,赡养比为10:1,说明10个劳动力人口养1个老年人
中国老龄社会的时间表
2001年进入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
2010年老年人口统计赡养比10:1,实际5:1
2013年劳动人口降老龄人口增年均700万人
2020年深度老龄化,统计老年赡养比5:1,实际3:1
2050年老龄峰值,统计赡养比2:1,实际不足1:1
数据来源: 《央视财经评论》报道
中国人口红利之窗即将关闭……
第6次人口普查(2011年) 全国共13.71亿人
0~14岁人口占比16.6%较2000年下降6.29%
60岁以上人口占13.26% 较2000年上升2.93%
65岁以上人口占8.87% 较2000年上升1.91%
数据来源:腾讯新闻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
2010年报告
预计2020年中国老龄化远超过日本,中国将进入新一轮的贫穷,而造成这种贫穷的直接原因——老龄化。
老龄化加速 养老危机迫近
养老已经成为
我们不得不面对和关注的问题
养老风险,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变成整个社会乃至全球的共同焦点问题
经济来源
老年风险
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提出:
中国社会泛存错误的养老幻觉
养儿养老
政府养老
机构养老
货币养老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未来10年,“421”家庭在我国会达到上千万个,并将成为社会主流
“三明治一代”
承受着赡养父母;
养育子女;
打拼事业的多重压力。
最近一项京沪穗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
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2到3位老人。而从赡养费看,35.6%的家庭每年花费超过1万元。
《中国青年报》报道独生子女赡养父母调查显示:
74.1%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68.4%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0.1%的人表示生活在两地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42%的人表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37.7%表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
难题一:最怕老人生病
难题二:房贷、车贷“压力山大”,养老人力不从心,尽一半80后尚需父母资助
难题三:大城市生活,照料异地父母更难
独生子女的养老难题日益显现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独生子女沉重未来》
80后的心声
我是个独生子,我曾有过世界上最幸福,最甜蜜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但有一天,我终于长大成人,我才意识到,过去所有的幸福只是预支的消费,当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照顾我一个,以后我一个人照顾四个,甚至更多,我们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也将是最受苦的大人,等我们人到中年,将成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
我们这一代是赡养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子女抛弃的第一代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杨燕绥教授研究报告
“社保是国家给人民的最为基本的养老保障,是非常好的福利,我也办了社会养老保险,可是中国人太多,能领到的养老金是有限的。社保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实际上,我们是包不起的!”
——朱镕基
社会保险广覆盖、低保障、全民参保的特性导致社保现状——
待遇水平低
压力大负担重
职工退休时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 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