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增员专题 > 人力发展

增员数据呈现过程分析专业人才面谈流程案例目标24页.pptx

  • 更新时间:2025-10-11
  • 资料大小:53.0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专业人才增员: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

在当前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系统化的增员策略、精准的人才画像分析和专业的面谈流程,我们成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绩效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增员数据呈现:量质齐升的卓越成果

收入增长彰显发展成效

近四年来,个人及团队收入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2022年收入为164,898.84元,2023年增长至170,843.38元,增幅4%2024年实现爆发式增长,收入达365,143.91元,增幅高达114%20251-5月已实现收入156,352元,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这一收入增长曲线充分证明了专业化队伍建设带来的显著成效。

 

组织发展成果丰硕

团队增员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增员3人,2023年增员7人,2024年增员22人,2025年已增员15人并产生27星。管理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前5个月管理收入达6.7万元,2024年管理收入超过22万元,目前管理收入占比达42.9%

 

在组织发展排名方面,2025年营业部新增人数位列第5名,增星数位列第3名,体现了量质并举的发展策略。部门整体产能表现亮眼,部门保费达100万元,部门星次52星次,新增人力15人,新增星次27次,累计保费31.3万元。

 

标杆人才示范效应显著

专业人才的引进培育成效显著。以某高级室经理为例,2023116日入司,2024年累计保费310,395元,累计星次9次,目前团队规模12人,成为组织发展的中坚力量。另一位202512日入司的保险规划师,累计保费87,190元,累计星次6次,已实现增员1人。这些标杆人才的成长路径,为团队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二、增员过程分析:精准把握专业人才特质

专业人才特点深度剖析

针对退休及即将退休的专业人才群体,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其具有四大特点:

 

收入落差显著:从月收入10000元到退休金2000元的巨大落差,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无法提升生活品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直接影响家庭地位。现实情况是退休金需要支撑个人支出、帮扶支出、赡养支出等多方面开销,与理想中"退休金在手,想出走就走"的愿景形成鲜明对比。

 

价值感缺失:突然失去工作目标和精神支撑,与家人逐渐脱节,缺乏共同话题。理想中的"一年都在外旅居旅游"与现实中的"一年出去一两次就累得不行"形成反差,交流障碍使得他们难以融入新的社交圈子。

 

生活状态转变:从"团队、活力、生命力"的工作状态转变为"麻将、遛狗、晒太阳"的休闲三件套,子女的过度保护("就在家耍,啥都不要做")与母亲的日常职责(洗衣、做饭、带孩子)形成矛盾。

 

健康观念差异:独立、尊重、财务自由的需求与"生命在于静止"的观念冲突,对日常运动达标缺乏足够重视。

 

核心需求精准把握

专业人才的核心需求体现在三个层面:需要与社会保持联系的渠道,需要延续个人价值的平台,需要实现老有所得、老有所乐的环境。这些需求为我们开展增员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专业人才面谈流程:系统化增员方法论

挖掘需求:深度交流洞察真实诉求

在面谈初期,我们通过全方位的分析和家庭需求评估,精准把握准增员的核心需求:

 

经济需求分析:重点突出责任感(自己过得好一点,孩子就会好一点)和危机感(收入打5折,支出100%),帮助准增员认识到经济保障的重要性。

 

价值需求分析:针对自我要求高的专业人才,强调平台价值,能够肯定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认同。

 

面谈过程中,我们采用"理想与现实对比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对比,让准增员认识到现状与理想的差距,激发改变动力。

 

建立信心:三讲体系展示发展前景

通过"行业-公司-个人"三讲体系,系统化展示发展前景:

 

行业前景:强调保险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的地位,突出其社会稳定器功能,结合惠民保、养老和长期护理险等国家推动项目,展示行业的广阔前景。

 

公司优势:突出产品性价比高、文化幸福感强的特点,让准增员感受到公司的发展实力和人文关怀。

 

个人成长: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在退休年龄获得家人尊重、客户认可的成就感,以及在团队中获得关怀、收入、荣誉的获得感。

 

降低压力:贴心邀约消除后顾之忧

采用"宁愿主动了解而放弃,不因被动放弃而错过"的理念,通过贴心的邀约方式降低准增员的心理压力:

 

状态吸引:以"年龄即将退休,状态不退休"为切入点,通过个人成长变化展示行业和平台带来的积极影响。

 

邀约技巧:采用"以我对你的了解,您肯定比我干得更好"的肯定式邀约,提供具体的时间选择(上午或下午),并主动提供接送服务,体现诚意和关怀。

 

压力释放:强调"相互了解和成就的机会",将单向的招聘转化为双向的选择,降低准增员的决策压力。

 

四、成功案例解析:专业人才增员实践

企业主增员案例

某企业主原为家族企业董事长,经济条件优越。通过价值观匹配和提升家族自信的需求挖掘,成功吸引其加入团队。入职后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重成长:

 

个人成长:2024年开门红1月佣金5万元,成为总公司创富论坛成员,获得高级养老规划师资格;2025年开门红1月佣金2.5万元。

 

组织发展:半年内晋升高级室经理,小组增员12人,管理收入超1万元,成为总公司高峰会冲锋队队员。

 

这一案例的成功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了优秀人才在家族中提升自信的深层次需求,通过平台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专业人才增员案例

56岁高知律师,名牌大学毕业,原为知名保险公司法务团队成员,资深保险购买者。成功增员的关键因素:

 

认同基础:接触的法律案件与保险息息相关,对行业认同度高;基本法政策优势明显;资源整合搭建平台可实现更高荣誉(IDA)。

 

入职表现:实现6连星,新增1人;酒会平台邀约15位客户以上;每月赠险10个以上;组织发展持续规划中。

 

该人才具备四大特质:自我认同度高、目标感行动力强、资源整合需求高、性格严谨随和。这些特质为其在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特色化成长路径

四大核心优势挖掘

专业人才具备独特优势:知识融合度高,能够将原有专业知识与保险业务相结合;目标导向明确,一旦下定决心就会努力做好;客户资源优质,具备深度开发潜力;做事细节控,做人很随和,兼具专业素养与亲和力。

 

成功增员四要素

找准需求,资源整合:如法务人才能够将保险相关法律知识结合运用,实现法务和保险客户相互转化。

 

个人形象和状态吸引:通过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从业自豪感,展示工作环境带来的正面影响。

 

客户服务获得认可:通过VIP权益、公司平台、旅游等服务邀请参与,增强对公司认同度。

 

借助专业力量:遇到专业问题时,借助公司领导协助解决,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专业化培养要点

目标导向管理:制定首月目标、三个月目标和长期目标,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不过度干预具体执行。

 

优势强化与短板补齐:持续肯定专业优势,同时引导参与专业工具学习,实现能力全面提升。

 

价值共创机制:鼓励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团队解决问题,实现相互成长和协作共赢。

 

针对专业人才目标感强、执行力强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更多扮演合作伙伴角色,保持进退有度的辅导距离。

 

六、未来发展规划:持续优化增员体系

基于现有成功经验,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增员体系:

 

精准画像完善:建立更细致的专业人才分类画像,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制定个性化增员方案。

 

培训体系升级:开发专业人才专属培训课程,加速专业能力转化和提升。

 

成长路径规划:为专业人才设计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发展的统一。

 

资源整合深化:建立专业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领域协作和价值创造。

 

结语:专业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专业人才增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精准的需求洞察、专业的面谈流程和持续的培养投入。通过建立"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的增员体系,我们成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专业人才增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成长环境,通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在保险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专业人才将成为公司最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建一流公司,创营总品牌"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条: 2023年人力发展形势与优势解析23页.pptx 下一条: 没有了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增员数据呈现过程分析专业人才面谈流程案例目标24页.pptx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