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营销工具 > 报告书籍

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2025年18页.pdf

  • 更新时间:2025-09-29
  • 资料大小:6.20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2024年上海市经济与金融运行分析及2025年展望引言

2024年,上海市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与防风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枢纽,上海在产业升级、消费提振、金融改革等领域亮点纷呈,为“十四五”规划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24年上海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动能加速释放

(一)宏观经济:总量突破5.4万亿,第三产业主导增长

2024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2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占GDP比重达78.1%,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第二产业增加值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贡献了稳定增长的基础动能;第一产业受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增加值100亿元,微降0.9%

经济运行的核心亮点体现在“四个稳”:投资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表现突出,增速达11.1%,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引擎。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为产业升级注入长期动力。外贸稳:尽管全球贸易环境波动,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仍达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如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结算增长55%)、拓展新兴市场,稳住了开放型经济基本盘。就业与物价稳: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4.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上年持平(消费品价格降0.4%、服务价格涨0.5%),民生保障扎实。收入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2%,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74亿元,同比增长0.7%,重点向科技、民生等领域倾斜。

(二)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

上海以“五个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突破:工业生产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0.7%;增加值同比增长2.2%。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更具标志性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产值4618亿元,同比增长10.8%,成为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的重要参与者。三大先导产业领跑: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核心名片,三大先导产业不仅增速领先(10.8%),更通过技术突破(如半导体先进制程、创新药研发、大模型应用)提升了产业链话语权,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投资与消费双驱动: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1%,为未来产能释放蓄能;消费虽受短期因素影响(社零总额同比下降3.1%),但通过“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等品牌活动、1269家新增首店落地及线上实物零售额增长2.2%,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消费、品质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三)重大战略: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上海以落实国家战略任务为抓手,推动制度创新与区域协同:“五个中心”功能升级:出台专项实施方案,推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深度融合。例如,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通过“沪科专贷”“沪科专贴”等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50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浦东引领区与临港新片区提速:浦东综合改革试点157项任务有序推进,在跨境资金结算、外籍人才服务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的制度经验;临港新片区获新一轮市级政策支持,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成为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营商环境优化:完成世界银行营商环境对标改革7.0150项举措,修订《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企改革深化与民营经济服务月活动(如政策全流程服务优化)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二、202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服务实体,改革创新纵深推进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精准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推动上海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深化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一)货币信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截至2024年末,上海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2.0万亿元(同比增长7.7%)和12.3万亿元(同比增长9.8%),信贷投放总量与结构双优化:重点领域支持加强: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等实体经济行业,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精准匹配经济转型升级需求。融资成本显著降低: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2%(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5%(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通过LPR改革、定向降准等措施,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

(二)社会融资:结构优化,“五篇大文章”成效凸显

2024年,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201亿元,通过结构性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关键领域:普惠金融扩面: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2288亿元(同比增长7.9%),惠及涉农、小微、民营市场主体超2万户。科技金融提质:“沪科专贷”“沪科专贴”等工具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320亿元,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提升。绿色金融深化:累计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6亿元,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项目落地。数字金融创新:支付体系完善(支持境外银行卡商户超6.5万家)、本外币合一账户推广,跨境支付便利化水平提高。

(三)金融市场:多层次体系完善,功能持续增强证券期货业:企业上市融资与并购活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保险业:业务结构优化,巨灾保险、健康保险等民生保障功能强化;期货市场:商品期货定价影响力扩大,为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提供支撑。

(四)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协同领先跨境人民币业务:新增1.24万个市场主体选择人民币结算,货物贸易项下结算增速达30%,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人民币结算增长55%,人民币国际使用占比稳步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牵头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协同机制,长三角征信链累计查询45万余笔,发放贷款4000余亿元,推动区域内金融资源高效配置。

(五)风险防控:底线思维筑牢金融安全网

通过动态管理企业征信机构、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上海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运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2025年展望:锚定高质量发展,金融赋能“五个中心”建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面临国家政策加力、战略任务落地、新质生产力成长的多重机遇。根据报告部署,上海将聚焦以下重点:

(一)经济目标:扩大内需,激发新动能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尤其是工业与科技领域)、提振消费市场(培育新型消费场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加快“五个中心”功能融合,推动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二)金融方向:稳中求进,强化五大支撑货币政策:实施适度宽松政策,引导信贷合理稳定增长,保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适配;五篇大文章:聚焦科技金融(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绿色金融(推广转型金融目录)、普惠金融(优化小微服务)、养老金融(应对人口老龄化)、数字金融(提升支付与征信效率);开放创新: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场景,深化长三角金融协同;风险防控:加强对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监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结语

2024年,上海以“稳”的基础、“进”的动能、“新”的活力,在经济与金融领域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2025年,随着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与金融改革持续深化,上海有望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地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上海样本”。

上一条: 2023金融科技十大趋势报告73页.pdf 下一条: 没有了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2025年18页.pdf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