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保险2025年第三期: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金融开放合作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金融共同发展、持续繁荣的关键力量。2025年陆家嘴论坛以“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金融开放合作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金融开放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金融本质上是资金的交汇融通,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开放不仅是资金流动的必然要求,也是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途径。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开放史。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开放合作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金融开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全球前50大银行中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发展,丰富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多样化金融需求。
(三)开放合作的全球意义
中国的金融开放不仅惠及自身,也为全球资金提供了良好的资产配置机会。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中国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同时,中资机构也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展业,有力促进了双边贸易和相互投资。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应顺应大势,携手并进,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的正道坦途。
二、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广阔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确定性与稳定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金融业也保持了健康发展和总体稳定。中国拥有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全球金融机构展业兴业的沃土。
(二)消费需求扩容升级
近年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市场规模全球第二。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和“投资于人”政策落地,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中国正在加速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独特专长,深耕中国市场必将大有作为。
(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当前,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高地之一。金融监管总局正在大力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不断探索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科技也在赋能金融变革,中国数字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欢迎外资机构深度参与中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实践,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四)低碳转型需求旺盛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双碳”目标,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目前,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将超25万亿元,绿色金融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外资机构陆续将ESG评级体系、气候风险管理等工具引入中国,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银发经济方兴未艾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中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够平衡,第三支柱起步较晚,有很大发展潜力。近年来,推动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有序扩大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专属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希望更多外资机构积极参与试点,更好发挥专业优势,共享中国养老市场发展红利。
(六)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庞大且稳定的客户基础。随着居民财富持续积累,财富管理需求正在向多元化、专业化配置转型。过去5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年均增速约8%,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加大布局,更好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等综合化金融需求,促进财富管理行业提质升级。
三、合力构建金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一)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
近年来,中国着力健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体系,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银行保险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已经基本取消。下一步,将大力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探索在更宽领域、更大程度上加大开放力度。
(二)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
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有效维护金融市场公平秩序,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健全与外资机构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实际需求,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根据外资机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及时优化相关政策,让外资机构在更加友好包容的环境中各展所长、健康发展。
(三)共同筑牢全球金融安全网
中国积极参与制定和维护国际金融监管规则,扎实推进巴塞尔协议Ⅲ和保险业新会计准则等制度实施。继续推动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在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多边和双边金融监管协调,促进跨境监管和危机管理合作,为全球金融稳定贡献力量。
四、推动养老金融提质增效,赋能福建银发经济新发展
(一)加强监管政策引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加强监管引领,推动辖区银行业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赋能银发经济实现新发展。印发《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福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明确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三方面工作重点和二十一条措施。各地金融监管分局也纷纷出台具体工作方案,推动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二)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
稳步推进个人养老金政策全面实施,指导保险公司做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大力推动商业保险年金发展,有效承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和常态化运营工作。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辖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4万件,保费5.5亿元。积极推动商业养老金试点,落地部署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通知。
(三)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
辖区保险公司为居民提供社区养老、旅居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相关项目直接投资达22.9亿元。承办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和晋江、石狮、安溪等地自主开办的长期护理保险业务,覆盖216万人,享受护理服务1.4万人,大幅减轻失能人员家庭负担。相关保险公司承办“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险覆盖124.5万老年人。
五、结语
金融开放合作是推动全球经济金融共同发展、持续繁荣的关键力量。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广阔,消费需求扩容升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低碳转型需求旺盛、银发经济方兴未艾、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等多领域为金融开放提供了广阔空间。福建保险业在养老金融领域积极探索,通过加强监管政策引领、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等举措,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构建互利共赢金融发展格局,为全球金融稳定贡献力量。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