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营销工具 > 保险杂志

2025年第6期养老金融月度资讯9页.pdf

  • 更新时间:2025-07-23
  • 资料大小:981K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政策赋能养老保障:从顶层设计到市场实践的全方位升级

2025年的盛夏,养老领域的政策暖风频吹。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到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人社部明确个人养老金3%的领取税率,到财政部宣布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正从“基础覆盖”向“品质提升”加速迈进。

 

这些政策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养”的核心诉求,更通过顶层设计与市场机制的协同,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个人尽责”的多层次养老生态。本文将从政策脉络、市场实践、国际经验三个维度,解析当前养老保障领域的关键变革。

 

一、顶层设计:从“保基本”到“促品质”的政策跃升

1. 城乡养老保险:打破户籍壁垒,强化公平普惠

202569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列为重点。《意见》明确提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这意味着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等群体将不再因户籍问题被排除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之外。

 

此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长期存在“断点”: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返乡后只能转为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个人账户难以连续计算。《意见》通过“优化缴费档次、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推动两类保险的衔接,例如允许参保人在就业地按更高标准缴费,返乡后可合并计算缴费年限,并按较高标准领取待遇。

 

更值得关注的是“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的强化。文件提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给予社保补贴”,这意味着低收入群体的参保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例如,某外卖骑手若选择按年缴费1.2万元(职工养老保险最高档),政府可补贴30%(即3600元),个人实际仅需支付8400元。这种“政府搭台、个人唱戏”的模式,既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参保能力,又通过“多缴多得”激励其提高缴费档次,最终实现“缴得多、领得多”的良性循环。

 

2.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激活“第三支柱”

2025624日,人社部明确个人养老金领取税率为3%,标志着第三支柱养老金融的税收政策落地。根据《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公告》,缴费阶段每年1.2万元的限额可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时仅按3%缴税。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税收递延”:年轻人现在缴费,未来领取时税负大幅降低(假设投资收益率为5%,缴费30年累计收益可达83万元,领取时仅需缴税2.5万元,实际内部收益率约4.8%)。

 

财政部同步宣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其中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上调”。这一调整覆盖超3亿老年人群体,中央财政将通过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确保发放。例如,河南某县的农村老人,2025年基础养老金将从每月123元增至143元,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若按年缴2000元、缴15年计算,每月约230元),月均养老金将达373元,较2020年增长41%

 

二、市场实践:金融活水注入,养老产业“加速生长”

1. 养老金金融:产品创新与外资开放双轮驱动

2025619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研发长期限、收益稳定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在此背景下,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加速布局养老金融赛道:

 

银行理财:招银理财推出“招睿颐养”养老理财产品,期限5年,业绩比较基准4.5%-5.5%,主打“固收+”策略,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稳健型投资者;

商业保险:中国人寿推出“鑫裕宝”养老年金保险,60岁起每年领取基本保额的30%,保证领取20年,可通过加减保灵活调整现金流;

养老储蓄:邮储银行试点“养老专属储蓄”,5年期利率3.2%(普通定期2.6%),支持部分提前支取,满足养老资金“安全+流动”的双重需求。

与此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鼓励外资机构参与养老金融试点。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支持外资机构参与养老理财、养老储蓄、专属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试点”。例如,贝莱德旗下贝莱德建信理财已获批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其全球资产配置经验(如投资美国REITs、日本国债)为产品提供了更丰富的收益来源;施罗德投资则与国内险企合作,推出“养老目标日期基金”,通过下滑曲线策略匹配不同年龄的风险承受能力。

 

2. 养老服务金融:从“支付保障”到“品质服务”的延伸

养老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服务”的问题。20256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鼓励外资机构参与养老金融试点,共享中国养老市场发展红利”,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推动“保险+服务”的深度融合。

 

以内蒙古为例,其印发的《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工作方案》提出“拓展金融产品种类,提升服务便捷性与信息化水平”。当地某城商行联合保险公司推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包”:客户购买养老年金保险后,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老年护理培训、社区养老服务预约等权益。这种“保险+服务”模式,让养老金从“账户里的数字”转化为“看得见的关怀”。

 

上海的实践更具代表性。2025年,上海养老科技产业园开园,吸引40余家创新企业落户,涵盖智能养老设备、适老化改造、远程医疗等领域。例如,某科技公司推出的“居家安全智能套装”,通过传感器监测老人跌倒、燃气泄漏等风险,数据实时同步至子女手机;另一家企业开发的“老年大学线上平台”,提供书法、声乐、智能设备使用等课程,注册用户超10万。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催生了“银发经济”的新业态。

 

三、国际视野:他山之石与中国借鉴

1. 美国:特朗普减税计划下的代际转移隐忧

美国的养老体系以“三支柱”为主:第一支柱是联邦社保(OASDI),覆盖90%以上劳动人口;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401k);第三支柱是个人退休账户(IRA)。2025年特朗普提出的减税计划中,拟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7%降至35%,同时扩大401k的缴费上限(从2.3万美元增至2.8万美元)。

 

这一政策的短期效应是刺激消费,但长期可能加剧代际转移矛盾:高收入群体通过减税减少当期税负,同时增加401k缴费(享受税收递延),而低收入群体因社保覆盖不足,仍依赖政府救助。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10%家庭持有55%IRA资产,而最底层50%家庭仅持有2%。这种“富者愈富”的趋势,可能削弱养老保障的公平性,值得中国在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时警惕。

 

2. 法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市场化应对

法国退休政策委员会2025年建议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6岁,引发社会广泛争议。为缓解财政压力(法国养老金赤字已达GDP3%),政府同时推出“弹性退休”政策:允许劳动者在62-67岁之间选择退休年龄,每提前1年退休,养老金减少5%;每延迟1年,增加3%

 

这一政策的启示在于“柔性调整”:通过经济激励引导劳动者延长工作年限,而非强制延迟。法国保险巨头安盛(AXA)顺势推出“延迟退休奖励计划”:若劳动者65岁后继续工作,企业可为其额外缴纳1%的养老保险费,个人领取时额外增加2%。这种“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的模式,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对中国应对老龄化具有参考价值。

 

四、未来展望: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生态

当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正从“单一保障”向“综合服务”转型,政策的核心逻辑是“政府补位、市场发力、个人尽责”。未来,需在三方面进一步突破:

 

强化政策协同: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例如建立跨省转移接续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解决流动人口的参保痛点;

深化市场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养老+”产品(如养老信托、养老REITs),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培育养老文化: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普及“长期主义”养老观念,引导年轻人从“被动参保”转向“主动规划”。

正如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养老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代人的责任’。”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充分激发、个人意识全面觉醒,我们终将迎来“老有颐养、老有善为”的美好图景。

上一条: 重庆保险信息快报杂志23年第4期15页.doc 下一条: 没有了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2025年第6期养老金融月度资讯9页.pdf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