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鑫享世家(庆典版)终身寿险(分红型)》全景解析:一份会长大的终身保单,如何穿越周期守护三代人
一、产品定位:终身保障+复利增长+红利共享
在利率下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背景下,“安全、稳健、长期”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核心诉求。泰康鑫享世家(庆典版)终身寿险(分红型)(以下简称“鑫享世家”)以“六增”为核心卖点,将传统寿险的杠杆功能与增额终身寿的复利增长、分红险的盈余共享相结合,打造覆盖保障、养老、传承三大场景的终身解决方案。
二、六增核心逻辑:一份保单如何“越活越值钱”
1. 增有效保额:2%复利写进合同,对抗通胀
递增规则:首年有效保额=基本保额,次年及以后按2%复利递增(监管允许顶格比例)。
案例:30岁男性6年交、年交1万,首年有效保额51175元,75岁时增长至221549元,增值4.3倍。
2. 增现金价值:超保费后终身近2%复利
回本速度:
趸交:第6年末现价超已交保费
6年交:第9年末回本
20年交:第17年末回本
长期增值:回本后现价每年以近2%复利递增(30岁男性案例第30年末现价91845元,75岁223752元)。
3. 增交通工具意外:18岁后额外赔付1倍
责任范围:乘坐民航班机、轨道交通、网约车等合法交通工具期间发生的意外身故/全残。
赔付逻辑:在常规身故/全残金基础上,额外给付1倍(如75岁意外身故,总赔付=221549×2=443098元)。
4. 增两代:双被保险人设计延长保单生命周期
投保关系:夫妻、父母子女、祖孙均可作为双被保人(如60岁父亲+0岁儿子)。
保障延长:保单持续至最后一名被保险人身故,复利周期可达90年(案例显示90岁身故时储备翻倍)。
豁免功能:首个被保人18岁后身故/全残,豁免后续保费(如10年交年交5万,第2年身故可免40万)。
5. 增红利领取方式:四重选择灵活配置
领取方式 适用场景
现金领取 补充养老、教育金即时使用
累积生息 红利留存生息(利率浮动)
抵交保费 减轻续期缴费压力
交清增额 红利再投保,保额复利增长
交清增额演示:30岁男性6年交,第1年红利62元可增保额61.45元,第30年累积交清增额保额15967元,对应现价28657元。
6. 增豁免:人性化解后顾之忧
双被保人专属:首个被保人身故/全残且年满18岁,后续保费视为已交,第二被保人保障持续有效。
三、责任拆解:三大场景精准匹配需求
场景1:教育/养老现金流
减保规则:每年最高减保投保时基本保额的20%(30岁男性案例第10年可领12418元,现价递增后第14年可领13419元)。
年金转换权:可将现价转换为年金,无需额外保费,锁定终身现金流。
场景2:财富定向传承
双被保人优势:父亲身故后保单不终止,儿子终身享受复利增值,避免遗产分割纠纷。
赔付设计:同时身故时,按被保险人年龄计算各自赔付比例,保护未成年被保人权益(如0岁孙子与60岁爷爷同时身故,孙子赔付上限为已交保费50%)。
场景3:企业主资产隔离
现价贷款:最高贷出现价80%(75岁现价223752元可贷179000元),盘活资金且不中断复利增值。
四、责任免除:清晰边界避免理赔争议
通用免责: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故意犯罪、2年内自杀等7种情形不赔。
双被保人特殊处理:
若投保人故意导致被保人身故,按比例退还现价(单人100%,双人各50%);
若被保人故意行为导致自身身故,豁免责任终止但合同继续有效。
五、投保实务:如何规划利益最大化?
1. 缴费期选择
缴费期 回本时间 适用人群
趸交 第6年 企业主、高龄客户
6年交 第9年 中产家庭短期储蓄
20年交 第17年 年轻人锁定低保费高杠杆
2. 被保人设计
单被保人:适合个人养老规划;
双被保人:
夫妻互保:一方身故豁免保费,另一方终身复利增值;
隔代投保:祖辈作为投保人,孙辈为被保人,实现三代传承。
3. 红利策略
前期:选择交清增额,放大保额基数;
后期:切换为现金领取,补充养老支出。
六、风险提示:理性看待“非保证利益”
分红不确定性:红利来源于死差、费差、利差盈余,可能为零;
减保损失:早期减保可能亏损,建议至少持有至回本后;
通胀风险:2%复利递增需长期持有才能显著跑赢通胀。
七、总结:鑫享世家的“三重身份”
终身寿险:杠杆赔付+交通意外双倍保障;
增额储蓄:现价超保费后终身复利增值;
家族信托:双被保人+减保/年金转换,实现教育、养老、传承三代目标。
在低利率时代,鑫享世家以合同锁定利率、以复利对抗周期、以红利共享成长,成为中产及以上家庭穿越经济波动的“压舱石”。正如泰康所倡导的——“一张保单,三代受益”,这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份跨越时间的承诺。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