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挑战: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共遇“老龄化”,目前65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5岁以下人口;过去20年,5岁以下人口维持稳定,65岁以上人口不断增长。2017年生育率跌至历史新低,每1000人生育60.2;生育率为1.76,是历史以来最低。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1970年步入老龄化,201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99%,成为超老龄社会。已进入较为严重的老龄化社会,2018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17.88%,65岁以上人口比重11.94%。
中国变革: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深度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加剧中国深度老龄化进程,建国初期高速增长;1960年左右“三年困难时期”大幅度下降甚至负增长;1982年计划生育,人口增速得到了抑制;1988年左右60年代高增长时代出生的人群进入生育期,推动达到小高峰;此后一直处于下滑趋势;2016年放开二胎并未起到显著效果,不增反降,2018降至低点。
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亚洲危机:中日两国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2019年两会聚焦养老,社会资本与企业迎入场良机,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将通过城企联动等方式,增加养老床位100 万张以上。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养老服务是个明显的短板,老龄人口床位每年短缺200 多万个。
太平响应国家号召,深耕养老行业,践行央企责任,“以保险为主业,以投资为支持,以产业为保障。”“产业方面最热门的是养老,最需要的是健康,最短缺的是医疗,这都是保险主业需要的支撑。”以“共享太平”为发展理念的中国太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办养老健康保险业务、创新研发养老护理保险产品、规划建设养老社区,多重着手,全面推进,在服务民生保障上作出积极尝试。以“机构养老”为圆心,未来辐射“社区、居家养老”之半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以CCRC型养老社区为主要形式,面向健康活力、半护理、全护理型三类老人。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主要形式,在社区承办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并在建成后管理和运作,为辖区内老人提供各项服务。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内容。
中国太平通过与美国水印的合资合作,完整引入美国养老运营服务经验作为自身产业发展支撑。在提供基础养老服务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活方式的重塑,更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着力为老年人创造快乐、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家园和全新的生活方式。按照“引进—吸收—改造—自主拥有产权”的发展思路,引入美国水印累积30余年从业经验总结形成的技术标准、管理体系和制度流程等,完成本土化改造并通过第三方专家评审团的评审,评定结果为“优秀”。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