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益鸿运:高龄客户财富传承的破局之选
一、市场背景:老龄化加速下的养老金融需求
中国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挑战:2024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2.8亿,预计2035年养老支出占GDP比重将超30%。与此同时,传统储蓄利率持续走低,客户对“安全稳健+终身领取”的养老金融产品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鑫益鸿运年金保险应运而生,凭借“高龄覆盖广、返还比例高、账户收益稳”的核心优势,成为填补市场空白的关键产品。
痛点与机遇
传统产品局限:多数年金险投保年龄上限为65岁,无法覆盖70岁以上高龄人群;
收益竞争力不足:市面同类产品满期金普遍低于保费的1.3倍,难以满足长期养老储备需求;
服务断层:缺乏“年金+账户”的组合配置,客户资产保值增值路径单一。
鑫益鸿运精准定位75岁高龄客群,通过“年金主险+双账户”模式,实现“交费灵活、返还丰厚、终身增值”三位一体,重新定义养老金融标准。
二、核心优势:三大破局点重构产品竞争力
1. 高龄适配:年龄上限突破行业天花板
投保年龄:0-75周岁,男性最高75岁、女性70岁,覆盖传统产品无法触达的“银发客群”;
交费期灵活:支持趸交、3/5/10年交,75岁高龄客户仍可投保10年交费计划;
案例对比:70岁男性投保鑫益鸿运(10年交),满期金达保费的1.49倍,远超同类产品1.2倍水平。
2. 返还机制:固返比例行业领先
年金返还:从第8个保单年度起,每年返还年交保费的80%(10年交),持续至保险期满;
满期金加成:生存至保险期间届满,额外给付基本保额,综合满期收益达保费的1.6倍;
数据验证:40岁男性年交10万,10年交费,满期金49.38万元(总保费100万),IRR(内部收益率)达3.2%,显著高于市场同类产品2.8%的平均水平。
3. 账户增值:双账户灵活配置,终身保底收益
增益宝账户(终身寿险):保底利率1.5%,现行结算3.1%,支持追加保费(首年最高追加5倍保费);
如意宝账户(终身寿险):保底1.5%,现行2.6%,侧重短期资金灵活支取;
收益演示:100万本金按3.1%复利增值,60岁账户价值达101万,100岁增值至459万,资产传承无损增值。
三、产品形态:年金主险+双账户的生态闭环
1. 鑫益鸿运年金保险
保险责任:
特别生存金:第8-10年,每年返还年交保费的30%-100%;
年金:第10年起,每年返还80%年交保费,持续至保险期满;
满期金:给付基本保额(约保费的1.49倍)。
投保示例:
年龄 交费期 年交保费 满期金 总收益(IRR)
40岁 10年 10万 49.38万 3.2%
60岁 10年 10万 49.09万 2.8%
2. 双账户组合策略
增益宝账户:适合长期持有,支持大额追加(50万以上追加比例1:5),匹配养老储备需求;
如意宝账户:侧重灵活性,适合中短期资金规划,支持部分领取(最低留存1000元);
实操案例:
方案一:40岁客户年交10万,主险+增益宝账户,60岁起每年领取3万元(终身),账户余额持续增值;
方案二:70岁客户趸交100万,主险+如意宝账户,80岁满期领取49.09万,账户价值增值至249万。
四、市场定位:精准服务“银发金融”新蓝海
目标客群画像
高龄客户:70岁以上无法投保传统年金险的退休人群;
高净值家庭:需兼顾资产保值与隔代传承的富裕家庭;
稳健投资者:偏好低风险、终身现金流的保守型客户。
竞争优势对比
维度 鑫益鸿运 传统年金险 银行理财
投保年龄 最高75岁 最高65岁 无年龄限制
满期收益 1.49倍保费 1.2倍保费 约2.5%-3%
账户增值 双账户终身复利 无账户增值 单利计息
传承功能 账户价值全额传承 仅现金价值传承 不可传承
五、案例解析:40岁客户终身现金流规划
客户画像:40岁男性,年交10万,10年交费,总保费100万。
配置方案:鑫益鸿运主险+增益宝账户(追加50万)。
收益测算:
年金收益:第8年开始每年领取8万元,持续至100岁,累计领取800万;
账户增值:增益宝账户100万本金,60岁价值101万,100岁达459万;
总收益:年金800万+账户459万=1259万,IRR达3.8%。
六、结语:重新定义养老金融的“安全垫”
鑫益鸿运通过高龄适配、高额返还、账户增值三大创新,破解了传统年金险的三大痛点:
覆盖断层:填补70岁以上客群保障空白;
收益疲软:以3.1%保底利率抵御市场波动;
传承缺失:账户价值全额传承,打破“人走财散”困局。
在老龄化加速、利率下行周期中,鑫益鸿运不仅是一款保险产品,更是客户抵御长寿风险、实现财富跨代传承的“安全垫”。其“交完即领、终身增值”的模式,或将重塑养老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