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金融体制的现代化和金融创新不再是十九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部分的主要内容,新时期金融体制改革重心已经转向,1、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2、服务实体经济,3、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观点1: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从2012年以来到现在,中国的金融体制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金融业竞争力也大大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影子银行、股市异动、互联网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创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有代价的。回顾过去的五年,金融创新的成果不少,但是教训也很多。
第三方理财市场已经引起金融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将来的发展前景到底会怎样?不言而喻,百姓第三方理财再不敢“试水”,比特币中国将停止交易,数字货币全线崩盘上演惊魂一夜,9月14日晚7点,比特币国内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比特币中国”发公告称: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今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2017年9月30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将停止所有交易业务。截至界面新闻记者9月14日晚间发稿时,比特币跌幅超过30%、莱特币大跌57.3%、比特币现金暴跌60.62%。各种其他数字货币跌幅更是在60%以上。之前清理ICO时也没有出现这种状况,整个市场走势可以用“狂泻”来形容。
观点2:强调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曾提出,树不会长到天上去。十八大之后的历次会议以及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反复强调金融不能脱离实体、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要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这就明确了谁是本谁是末、谁服务谁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压缩间接融资中间收益是改革重点,世界主要经济体,利率水平,银行及其理财产品利率将长期走低,这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在这样一种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下,客户金融产品的选择并不多,最后聚焦:楼市,一方面,对于中国房价的泡沫化已经没有争议,但另一方面房价调控却陷入“空调”的境地,不断逼空,导致很多人产生“房价永远不会跌”的错觉。二是泡沫破裂时地动山摇,犹如雪崩和泥石流,逃生非常困难。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