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政红利 发展大有可期——保险业新“国十条”解读
导 读
如果你的家乡遭遇了地震、滑坡、台风,巨灾保险也许会帮到你。如果你是种地的农民,仍然“看天吃饭”,很快会有“天气指数保险”来让你略微放轻松。
如果你是位有房子但缺现金的老人,子女也不“惦记”着您这套房,不妨试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说通俗点儿就是“以房养老”。
如果你办了个小微企业,可以买一个“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拿着这个保单,银行可能更愿意给你贷款。
国务院8月13日公布了保险业“国十条”。 以上列举的这些保险新品种,都涵盖在“国十条”之中!
保险业新国十条出台背景
新国十条对民生的影响
新国十条对保险业的影响
出台背景:保险业发展的需要
保险行业发展的需要。现代保险业发源于十四世纪中叶,几百年来成为世界上经久不衰的金融支柱行业,并且在国际经济发展、金融稳定、产业服务和社会文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中国保险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投保容易理赔难、特定灾害无险可保、投保意识淡薄等等阻碍着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出台背景:社会管理的需要
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需要。新“国十条”从国家层面设计并铺展保险业的发展宏图,多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新“国十条”被提及。比如自然灾害管理、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等问题,都希望借力于保险机制进行有效的解决。
出台背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新国十条“强调市场而不忽略政府”
保险业发展主要在于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未来商业保险的发展将依赖于市场的培育和市场秩序的形成而取得良好发展。政府在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保险风险管理的功能,未来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将更加重视保险的作用。
中国保险服务业有望在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为改善民生提供支撑、做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动力等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出台历程
2014年年初,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表示,正与国务院沟通,争取促成国务院发布《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意见》,7月初《意见》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8月13日下午,中国政府网全文刊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简称若干意见),俗称新“国十条”。对比2006年版国十条,这是时隔8年,国务院首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保险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地位,将极大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老百姓有安全感,社会才有安定感,国家才能稳定发展。”——李克强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