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十病有九寒,少吃这种“伪暖身”食物!记住两不吃、三常吃,温暖过冬~这些“暖身食物”并不靠谱1烈酒喝酒暖身是暂时的假象。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一方面,是因为酒精中的乙醚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酒下肚后,血管扩张会让血液循环与呼吸加快,促使内脏、肌肉等体内的热量从血液散发到体表,从而让人感到身体在发热。但同时,体内已经在变冷了。另一方面,酒精及代谢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会麻醉中枢神经系统,让皮肤对外界温度的敏感度下降,也“欺骗”了身体的感觉。酒,能不喝就不喝,其危害不仅仅在于肝脏,全身都会受到影响~2高热量的食物很多人冬天喜欢吃烤肉、蛋糕、饼干、奶茶等高热量的食物,觉得热量高,供能多。但是,这类食物吃多了,最直接的问题是发胖,长期如此还会升高血脂、血糖、血压……危害不小。
而且高热量并不等于能让身上暖起来。因为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人体脂肪比例越大,线粒体总量就越少,这就会导致摄入的食物无法高效地燃烧释放热能,也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胖子并不一定就比其他人抗冻。至于冬季北方人爱喝的羊肉汤,暖中补虚、补中益气,是很不错的冬季进补食材,但也不能天天吃。而且由于羊肉温补的特性,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食用;患有急性肠炎、肝病、感染性疾病、发热期间也要慎食。适合冬天的3类御寒食物上面两种食物不适合吃,下面这几种则是真的有助于身体产热的:高蛋白食物蛋白质所含有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散发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只有4%~5%。所以冬季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来维持体温是很有必要的。像鸡蛋、鱼肉、羊肉、牛肉等,都可以适量多吃些。另外红肉中的铁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形成,从而能够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能更好地促进身体产热,也就不那么容易怕冷了。
含蛋氨酸的食物天气越是寒冷,身体排出的肌酸就会大量的增加,这就加快了体内脂肪的代谢速度,能供给产热的脂肪就减少了。而想要起到温暖身体的效果,得先促进身体合成肌酸。肌酸的合成需要甲基,这种物质需要蛋氨酸来提供。因而像芝麻、葵花籽、酵母、乳制品等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高维生素B食物B族维生素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能量代谢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适当补充,能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能量在代谢过程中的消耗和浪费,从而增加体内热能的供给。小麦胚芽、玉米、鸡肉、鸡蛋、奶酪、坚果类、菠菜、香菇等中的B族维生素较丰富。谢谢欣赏。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