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早会经营 > 养老疾病

延迟退休透视养老金缺口31页.ppt

  • 更新时间:2012-10-10
  • 资料大小:1.55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文字内容:

1
背景
  2012年夏季,对养老金的担忧开始压倒一切。
  最近,一份由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等牵头撰写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关于养老金改革,该报告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提高退休年龄7岁和将80%的划拨国有股份给社保体系的建议。
  前一个建议广大民众肯定不同意,后一个建议却获得了大部分公众的赞同。在“每个人都为养老保险制度做出牺牲”和“让财大气粗的国企割肉”之间,如何选择自不待言。而近年来妖魔化国企的言论甚嚣尘上,也助长了“国企应该为养老金缺口负责”的观点。
2
透视养老金缺口
      《国企》:最近,马骏、曹远征等经济学家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我国养老金缺口真的那么大吗?造成缺口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我们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企业保险制度,转变为大家互助共济的保险制度,缺口自然产生。

  第二,总量上,从官方的统计来看,养老金收支是相抵的,但是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缺口,即我们现在的养老金存在地域差别,在审计统筹时不可以调剂使用。换句话说,当一个省有结余而另一个省没有结余的时候,就会显示出缺口。 今年4月广东省拿出1000亿元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来填补缺口。
3
养老金问题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转型的制度成本。1949年后,中国学习苏联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保险”为模式的包括养老在内的保障机制。这个机制下,企业职工创造的价值上缴给国家作为国家积累。这些积累一部分用于国家建设,另一部分用于退休职工的养老,职工得到的是保证基本生存所需的很少的工资。国家则承诺在职工退休后,由国家发放较高的退休金,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表面看来,无论个人还是国企都未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但事实上个人和企业都以上缴利润的方式,给国家提供了巨额的积累,这里面当然包括用于养老的积累。
4
养老金问题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国家保险”的机制是超越我国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国家无力包揽退休职工的退休费用,于是进行养老制度的改革,实行西方国家早就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改革,存在国家甩包袱的嫌疑。国家将职工退休问题交给社会,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金。此前的职工都未缴纳养老保险金,他们的退休金却要由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发放;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被挪用,发放给了已退人员,于是他们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是空的。就现在而言,养老金不存在支付危机,每年还有结余。但这些空账户将来必须也要做实,而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说,这种缺口基本上是制度转型带来的成本。
 
5
养老金问题形成的两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即老龄化社会到来,使得在职职工减少而退休职工增多,导致赡养率提高,社保负担增加。
6
靠国企,需审慎
把国企的股权划拨给社保基金不可行。首先,国企是靠汲取社会财富生存的,不能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2001年至2008年,扣除行政补贴和因行政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6.2%。这一数据生动地说明,所谓国企的巨额利润完全是虚幻的。既然如此,又怎么能用国企的股权或收益来养老呢?其次,一旦国企的股权转给社保基金,经营收益大部分被社保基金拿走,国企还会用心经营吗?最后,怎么防止国家为了养老基金的利益不干预国企呢?理论上,股权转给养老金后可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政府背景的养老金持有股权和政府持有股权并无实质区别。
7
靠国企不是单选题
除了国企之外,解决养老金问题还有很多办法。从长远来看,养老金危机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有相当关系,必须调整目前严格的一胎化的计生政策,降低赡养率;应该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纳入整个社会的养老体系,消除养老双轨制,扩大覆盖面;社保基金管理应该在社保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方面更加科学规范;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逐步而和缓地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8
延迟退休
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在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背景下,推迟退休年龄似乎是必然趋势,同时还可以缓解养老保险金入不敷出的危局。但也会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并使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过长,而享受福利的时间缩短。有人质疑,如果再辛辛苦苦多干几年,等到退休时还能领几年退休金?
 
9
延迟退休背景
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比重13.7%;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有近半数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养老个人账户“空账”超过1.7万亿元。
欧美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大都采取了渐进的方式,而实际退休年龄早于法定退休年龄。而上海则采取在高科技雇员中将退休年龄“柔性延长”的方法。
“祸起”养老金亏空
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本次提出推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政策驱动在于,历史形成的社保账户亏空黑洞,已经让人社部如坐针毡,延迟领取养老金大约已经火烧眉毛了。
十二五期间的2万亿亏空
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比重13.7%;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有近半数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养老个人账户“空账”超过1.7万亿元。另有分析称,国家提出“十二五”要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会使养老账户的亏空额度达到2万亿元左右。
10
未来30年还有6万亿“空账”规模
另据民政部统计,2008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2.8%,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7%,2050年将超过30%。有专家据此预计,如果不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未来30年时间里,我国城市养老金“空账”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详细]

一个是十二五期间养老账户亏空2万亿元;另一个是未来30年亏空6万亿,每年大约2000亿元。说是这两个数据吓破了人社部的胆一点也不为过。

推迟退休动了谁的奶酪?
推迟退休一旦成行,自然是有人欢乐有人愁。有些职业越老越吃香,而对体力要求较大的行业则不适合延迟退休。同时,在“退休金双轨制”下,体制内外两重天,也让很多老百姓觉得不公平。
11
拥护派:“老来俏”与公务员
拥护者自然是可以从从中获取利益的。对于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姜越老越辣”。例如医生,患者到医院都希望看“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但这些主任医师一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可遗憾的是,当他们的经验和资历达到这个水平的时候,退休也如期而至。

在目前“退休金双轨制”下,职工须统一执行严格的退休年龄,即使提前1个月退休也不允许;而公务员却往往能以“退居二线”的名义提前退休,安然“吃空饷”。
12
反对派:年轻人与老百姓
对的理由更加充分:从宏观分析,中国要考虑庞大的就业压力问题,若平均退休年龄延长5年,每年可能涉及上千万人,并由此导致年轻人无法进入这些岗位。还要面对一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个人角度而言,部分劳动强力较大的工种,像蓝领工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很难适应企业中超大的劳动强度、超长的劳动时间,如果延迟退休年龄,他们要在工作岗位上熬到60—65岁,谈何容易?

而且,为什么不先改革双轨制?难不成让老百姓多做牛做马干5年活,是为了多交税让公务员们多拿更多的退休金?为什么总要老百姓做冤大头?更有人称,不解决社保的公平正义问题,社保亏空问题无解。大量党政机关乃至事业单位员工无需缴纳社保,却领取比企业退休职工高得多的退休金。要解决社保公平正义问题,首先要考虑上缴国企红利来弥补欠账。
 
13
别再往老百姓的幸福上撒盐
很多人认为延长领取养老金年龄,意味着将进一步增加在职人员的工作年限,延长退休年龄,这样并不利于他们有尊严的生活和对幸福感的强烈要求。那么,为什么在经济总量日益增长的今天,中国的幸福感却在逐步下降呢?如何让国人不再为养老金担忧,实现“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

经济增速世界第一未带来幸福感

养老金问题的确不小,前一段时间是议论入市,或许这一计划,处于保值增值的愿望,还可以实行。但是想要延长退休年龄,以减少领取养老金的数额,这个想法就令人不解了,毕竟经济增速世界第一,养老金还亏空,那要是现在的日本欧洲是不是该干到100岁退休才合适呢?
14
社保存在不公平问题
这里还事关社会公平问题。今日社保巨额亏空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一是早期国有企业普遍以低工资无社保为代价,国家承诺的政府养老没有兑现,现在一古脑儿要社保基金承担养老支付,显然独木难支;二是大量事业单位员工无需缴纳社保,却领取比企业退休职工高得多的退休金。不解决社保的公平正义问题,社保亏空问题无解。

15
老人17年前入养老保险如今每月仅领2元
近日,一则黑色幽默式的新闻让人哭笑不得:17年前黄大伯办了一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果现在每月只能领两块钱——能买一根黄瓜和不到一根的大葱。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后,被网友冠以“最牛养老保险”之称。在围观之后大家也纷纷担忧起自己的养老金,担心猛涨的CPI和负利率会不会把自己变成另一个黄大伯。对此,保险业内人士称,商业养老险也有可能不保险。北京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需杞人忧天,两元养老金只是个案,目前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已达400多元。

1995年,家住浙江台州椒江区的黄大伯月工资只有70元,他花了200元“巨资”给老伴和儿子都入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年过去了,黄大伯一打听,他老伴要么选择一次性领走总共300块钱的养老金,要么接受每个月只能拿到2元的养老金。


16
延迟领取养老金问题:
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政策的报道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人社部对于延退官方表态让这个话题显得更加紧迫。有媒体透露,“延退”相关政策的前期研究工作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延退”引发如潮水般的反对声。
“延退之后,我们自己存的钱,会不会便宜别人?多干5年,到底这实惠让谁占了?”这些问题成了公众反对意见的主要理由。

分析:养老金延迟——公众疑问
 
17
延迟领取养老金是否合适:
晚领养老金“划算”吗?
  对个人而言,晚领养老金到底划不划算呢?我们以上海的“柔性退休”政策办法进行试算。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计算还没有能完全考虑到其他许多因素,所以具体结果还应以相关部门执行的为准。
  按照相关政策,1993年起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新人”,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1993年后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部分。
  由于“新人”距离退休年龄较远,因此延迟申领养老金影响较大的是“中人”。由于“中人”在新制度实行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需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
分析:养老金延迟——公众疑问
18
分析:养老金延迟——养老金计算
延迟领取养老金是否合适:
 
19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受影响


如果延迟申领养老金:
一方面,会导致个人缴费年限拉长,因此对基础养老金部分的缴费年限和指数化工资都会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继续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会增加。同时,由于延迟了申领养老金的年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的月数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也肯定会发生变化。

分析:养老金延迟——养老金计算
20
不同情况人群影响不一
接下来,我们不妨按照上海“延迟申领养老金”的政策,为不同的人员具体算一算。
王女士是上海一家大型国企的高级工程师,税前工资收入约12000元。她今年即将满55岁,如果延迟申领养老金,她可以与企业签订工作协议到60岁以后再申领养老金。但是企业方面建议她按正常年龄退休,然后对她进行返聘,返聘年薪15万元。因为退休人员返聘企业并不需要缴纳各类社保费用,所以这样操作对企业而言更“划算”。
那么王女士到底是55岁正常退休申领养老金后接受单位返聘,还是继续工作延迟申领养老金划算呢?

分析:养老金延迟——延迟养老影响
 
21
不同情况人群影响不一
基础养老金部分,55岁退休为2100元,60岁申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部分为2400元。过渡性养老金无论王女士何时申领均可得900元。个人养老金部分,王女士个人账户余额目前为18万元左右,如果延迟5年申领,她的个人账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延迟退休透视养老金缺口31页.ppt"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