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背景
保险行业面临利率下行的压力,为防范利差损风险(即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低于预定利率导致保险公司亏损),监管部门建立了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2023年有“窗口指导”,2024年正式以“红头文件”形式明确。
调整规则
预定利率基于研究值进行动态调整。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如果连续两个季度≥研究值+25bp,就会下调,幅度为25bp的整数倍。
分红型保险产品同步下调的幅度是普通型下调幅度的两倍(即普通型下调25bp,分红型下调50bp)。
万能型保险产品同步下调的幅度是普通型下调幅度的四倍(即普通型下调25bp,万能型下调100bp)。
要求保险公司在2个月内完成切换。
研究值变化及影响
2025年1月10日首次公布的研究值是2.34%,4月21日第二次公布的研究值是2.13%(较首次下降21bp)。
目前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2.5%已经高于研究值+25bp,存在利差损风险,即将迎来行业性大调整。
按照这种趋势,预测后续研究值还会继续下降,如7月可能公布2.02%,10月可能公布1.88%,这意味着预定利率可能会继续下调。
政策文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金规〔2025〕14号《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关约束条件时对万能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调整方向
在利率下行期,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会降低,以防范利差损风险。
以前万能险能锁定终身1.5%的保证利率,现在这种时代即将终结,最低保证利率不仅会降到1%,而且可能仅是几年的1%,甚至有可能继续降为0.5%或为零(不能为负数)。
对于已经投保的老保单,按照“老保单老办法”,可以锁定终身最低保证利率;对于新保单,则按照“新保单新办法”,最低保证利率会调整。
储蓄类保险产品
预定利率下调50BP,收益和规划能力都会下降。
例如中期年金产品(如鑫利年年),累计生存利益下降3.2%,满期账户价值下降10%;分红年金产品(如泰盈人生A),年领金额下降8%,40年末账户价值下降25%。
万能险的兜底能力也会下降,如最低保证利率从1.5%降到1.0%,收益兜底能力下降33%,筹资收益减少25%。以趸交100万为例,不领取的情况下,40年年末账户价值减少超120万,30年收益相差21万,50年收益相差46万。
保障类保险产品
预定利率下调会导致重疾险保费上涨、保障功能下降。
例如少儿版重疾险价格可能涨30%,成人版涨15%。若预定利率持续下降,客户将无法通过重疾险有效抵御患病风险。
强调紧迫性
当下是投保的绝佳机遇期,因为预定利率下调和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调整是大势所趋,客户如果现在投保,可以锁定当前较高的预定利率和万能险的高保底利率。
例如,目前还有2.5%预定利率的储蓄险、2.0%预定利率的年金分红险,以及终身1.5%高保底的万能账户等产品,这些产品都非常珍贵,未来可能不再有。
利用政策和市场环境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国债利率也在持续下行,这些都为保险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保险销售人员要统一思想,放大格局,珍惜资源,抓住黄金机遇,全面告知客户相关信息,推动销售。
这段内容的核心是提醒保险销售人员和客户,保险行业预定利率和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当前是一个难得的投保窗口期。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要抓紧时间销售产品,锁定当前的高利率;对于客户来说,要抓住机会投保,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和保障。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